1. 地質風險
城市軌道交通土建工程建設活動中,由于地質條件的復雜性、變異性和不確定性導致工程質量、安全、工期、造價等受到較大影響的可能性及其后果嚴重程度。
2. 地質條件
工程建設活動影響范圍內(nèi)、客觀存在的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,包括地質構造、水文氣象、地形地貌、地層巖性、地下水等。
3. 不良地質條件
是指工程建設中常見的不良地質作用、特殊性巖土及復雜地層結構。
4. 不良地質作用
不良地質作用是指由地球內(nèi)力或外力以及人類活動產(chǎn)生對工程可能造成危害的地質作用。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修建過程中常見的不良地質有巖溶、采空區(qū)、地裂縫、斷裂帶、有害氣體、空洞、水囊等。
5. 特殊性巖土
特殊性巖土是指含有特殊礦物成分和結構,具有特殊的物理、力學和化學性質,并影響工程地質條件的巖石與土體。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修建過程中常見的特殊性巖土有填土、軟土、風化巖、孤石、濕陷性黃土、富水砂層、卵石地層等。
6. 復雜地層結構
復雜地層結構是指一種地層空間分布復雜或地層組合多變的地質現(xiàn)象。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修建過程中常見的復雜地層結構有復合地層、基巖凸起、風化深槽、隱伏沖溝、暗浜、巖性突變、巖相突變、硬質巖脈、地貌突變等。
7. 地下水
地下水是儲存在地面以下巖石和土孔隙、裂隙及溶洞中的水,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修建過程中常見的地下水主要有上層滯水、潛水、承壓水、層間水、巖溶水和裂隙水等。其中,上層滯水是包氣帶中局部隔水層上積聚的重力水;潛水是地面下第一個穩(wěn)定隔水層以上飽水帶中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;承壓水是充滿在上下兩個隔水層之間的含水層中,測壓水位高出其頂板的地下水;層間水是存在于上下兩個隔水層之間的含水層中,無壓或有壓的地下水;巖溶水是賦存于可溶性巖的溶蝕裂隙和溶洞中的地下水;裂隙水是賦存于巖體裂隙中的地下水。
8. 地質風險單元
以地質條件為基礎,考慮工程建設的周邊環(huán)境、施工方法等施工條件劃分出的最小風險控制單元,以達到聚焦具體工程風險、精準控制工程風險的目的。
9. 地質風險分級
根據(jù)地質條件特性及其導致某種工程風險事件發(fā)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嚴重程度劃分風險等級的活動。